上线主流程

  1. PRD评审
  2. 输出测试用例/同时开发输出开发设计文档
  3. 开发评审设计文档
  4. 评审测试用例(冒烟用例)
    1. 冒烟用例是 提测前提供给开发联调阶段主流程的测试(目的是为了 提测)
  5. 提测演示(组织 产品、前端、后端、测试进行提测演示)
  6. 开发(前后端)提供测试环境,供测试进行测试
    1. 测试环境(分为基准环境,特性环境)
      1. 基准环境:正常的、全业务线最稳定的一套环境(开发不会把代码分支部署到基准环境)A/B/C/D/E/F/G………..这么多的应用
      2. 特性环境:单独基于header信息头里传输独特的标识来区分那个是特性环境465076。改B应用里边的一些逻辑。
      3. 目的:减少资源的使用(基准环境20台的服务器,A/C应用 2台服务器,B应用,1台服务器)
  7. 功能角度测试,接口角度测试,性能方面需要考虑 tp99 tps是多少,兼容性测试(系统新老版本兼容 重点!)
    1. 前端改动,后端接口返回值的结构变了(后端先上线,前端后上线),后端上线会影响前端页面展示。后端的新老版本版控(前端版本上线前 1.0.1,上线后 1.0.2),那么,后端需要根据前端版本1.0.1,进行版控处理(如果是1.0.1,返回老的数据结构,如果是1.0.2返回新的数据结构)
    2. 分流控制(有一批用户走新逻辑,有一批有用走老逻辑)AB实验做的
  8. 测试环境测试完成,上线前的准备
    1. 提前准备上线后的测试物料(找产品去要)
    2. 需要准备上线方案(前端同学、后端同学、产品同学对上线方案)
      1. 准备所需的物料
      2. 准备上线需要新增或更改的 mysql
      3. 准备上线前需要的配置
      4. 准备 前 后端上线步骤
        1. 后端
          1. beta发布、灰度发布、线上发布(10机器)
            1. 用户请求量会打到灰度发布的机器上,我们需要观察灰度机器的error日志、监控,同时需要回归功能。
            2. 监控:请求量、成功量、响应时间、异常量等
      5. 准备 核心监控地址
      6. 准备新功能新增的监控指标,后续上线后监控该指标
      7. 回滚步骤
  9. 如果没有按期测试完成,需要发布delay邮件,且说明delay原因
  10. 开始上线(需要再项目群里周知 要上线了)
    1. 发布灰度(A/B/C/D)
      1. 观察灰度机器的error日志、监控,同时需要回归功能。
      2. 全量发布
    2. 依次发布(后端、前端)
    3. 一、线上(页面)回归新功能。二、回归主流程(首页、订单等等)
  11. 上线完毕(发布上线邮件)

Hyphens


Asterisks


Underscores